首页 资讯 正文

榆林: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

体育正文 174 0

榆林: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

榆林: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

在榆林,“空地人”协同构建(gòujiàn)的立体巡查网,正以科技赋能提升治理“精度”,用民生(mínshēng)导向传递服务“温度”,全力打造智慧城管新(xīn)样板,绘就城市精细化治理新画卷。 空中“千里眼”让效率(xiàolǜ)提升5倍 上午9时,榆林市建业大道旁停靠的(de)无人机移动(yídòng)指挥车已进入工作状态。随着液压升降平台缓缓展开,一架搭载双光摄像头的“千里眼(qiānlǐyǎn)”巡查无人机呼啸升空,开始执行当日的智能巡检任务。与此同时,4公里外的榆林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智能巡检管控平台上,正实时(shíshí)刷新着无人机回传的高清画面,各类城市(chéngshì)管理问题都被AI算法自动捕捉并标注(biāozhù)定位。 “这套系统让我们的工作(gōngzuò)发生了质(zhì)的飞跃。”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运维科科长白泽全介绍,自2023年底引进全国领先的无人机空地一体化项目,目前有两台(liǎngtái)固定机库和一套移动(yídòng)机库,每架无人机可完成每日10个架次、覆盖半径5公里的巡查(xúnchá)任务。通过全景拍摄和红外热成像技术,精准捕捉违建搭建、车辆违停、占道经营等城市(chéngshì)治理难点问题。 无人机智能巡检模式的应用,为城市精细化管理装(zhuāng)上“智慧翅膀”。2025年以来,“空中巡查(xúnchá)队”累计开展739架次飞行,总巡航时长615小时,巡查里程达4434公里,相当于(xiāngdāngyú)环绕榆阳区边界飞行10圈。其间共发现1525起城市管理问题,相比传统人工巡查,问题发现效率提升5倍,人力(rénlì)成本降低超90%。“空中+智能”的创新模式,正在推动城市管理从“人防(rénfáng)”向(xiàng)“技防”的转型升级(shēngjí)。 地面(dìmiàn)“智慧眼”能不间断“站岗” 在榆林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上,装备多光谱摄像头的智能巡查车以每小时40公里(gōnglǐ)的巡航速度平稳行驶。车顶(chēdǐng)的“智慧眼”不断扫描着周边环境,AI算法实时(shíshí)分析画面,5秒内即可完成问题识别、分类,并通过5G网络(wǎngluò)将工单推送(tuīsòng)至数字城管平台。值班人员一键派单,相关部门随即响应处置。 “以前全靠人力巡查,一天走5公里,腿都酸得不行,效率还低。现在(xiànzài)有了地面巡查,车辆一天能覆盖50公里,连井盖移位、路面破损都能自动识别,问题发现更(gèng)快,处理也更及时!”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(zhōngxīn)执法人员(zhífǎrényuán)侯键说。 为实现全域覆盖,指挥中心还配备20余台智能两轮巡查电动车。这些“巡查小精灵”可以灵活穿梭在背街小巷,连最窄的胡同都能进去。每辆车搭载180度(dù)全景(quánjǐng)摄像头与边缘计算设备(shèbèi),可自动识别垃圾(lājī)堆积、墙面小广告等问题。 这些巡查电动车与主干道巡查车形成互补,构建起“主次干道+背街小巷”的全域(quányù)地面(dìmiàn)巡查网络。如今,无论是车水马龙的商业街,还是蜿蜒曲折的老巷子,地面“智慧眼”都能不间断“站岗”,以(yǐ)科技之力推动城市治理从“人海战术”向“精准智治”转变,让城市管理(guǎnlǐ)更(gèng)高效、市民生活更舒心。 全民“顺风耳(shùnfēngěr)”开创共治共享格局 在榆林城市治理体系中(zhōng),“千里眼”与“顺风耳”协同发力,构建起(qǐ)互补互促(hùcù)的立体化治理网络。穿梭街巷的市民化身最(zuì)敏锐的“城市神经末梢”——网约车司机行车途中随手拍照上传、居民发现(fāxiàn)隐患即时拨打热线,这些“移动监测点”正源源不断地将治理线索汇入数字平台。 “现在路过街道,打开‘榆林(yúlín)城管’微信(wēixìn)小程序拍照上传,或者拨打3700789热线,问题很快就(jiù)有人处理。”市民高智慧展示着手机里的积分商城,“成功立案还能攒积分换面粉,大家参与热情特别高。”从被动接诉(jiēsù)到主动上报,榆林市民正完成从“旁观者(pángguānzhě)”到“共治者”的角色蜕变。 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(guǎnlǐ)指挥中心,榆林已打通无人机巡查、智能车辆巡检、市民热线、微信(wēixìn)小程序等九大信息采集渠道,联动市城管局、交通局等58个成员单位,构建起“空中巡航+地面扫描+全民参与(cānyù)”的立体治理体系。依托“发现—派遣—处置—审核—结案”全链条(liàntiáo)闭环流程,切实解决了市民群众身边的堵点痛点(tòngdiǎn)问题。 据了解,截至(jiézhì)目前,指挥(zhǐhuī)中心累计(lěijì)接收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近20.5万件(wànjiàn),受理近14万件,已处置超10.4万件。亮眼数据,正是“空地人”联动机制提升治理效能的有力证明,也见证着榆林向现代化智慧城管的加速迈进。 市(shì)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曹航(cáoháng)表示,将下足城市管理“绣花功夫”,加快推进数字化平台迭代升级,不断延伸(yánshēn)精细化(jīngxìhuà)管理触角,确保城市管理无(wú)死角、无盲区。同时,及时回应市民群众关切,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数字城管带来的便利,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榆林: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